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义工知识 >

义工的起源、发展和现状

来源:未知|发布时间:2019-07-25|浏览次数:
 
 

 

我国志愿者发展历程
 

 

 

在我国,正式使用“志愿者”这一词汇的时间还不是很长,但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却源远流长。在几千年以前,中华民族便形成了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。志愿服务蕴含着深厚的“人文”思想和对社会“和谐”的追求,这一精神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。儒家关于“仁爱”、“义利”的思想,墨家关于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的学说,就是这种精神实质的典型代表。在这种文化背景下,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“义仓”、“义米”、“义舍”等具有近现代志愿意义的活动。

 

 

新中国成立后,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,在全国掀起了“学雷锋”活动的热潮。如今,近半个世纪已过,雷锋精神依然常青不衰。雷锋精神的精髓——为人民服务,也正是志愿服务的精髓所在。2000年3月5日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首个“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”,从此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,为今天的志愿服务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。

 

135编辑器

 

1993年底,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。12月9日,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“青年志愿者”的旗帜,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。之后,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。1994年12月5日,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。随后,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,初步形成了由全国协会、35个省级协会、2/3以上的地(市)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网络。1998年8月,团中央成立了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,负责规划、协调、指导全团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,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。1995年开始进行了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工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997年底,江泽民同志为“中国青年志愿者”亲笔题名,2000年1月16日,他又在优秀青年志愿者来信上对青年志愿者工作作出重要批示。1999年8月,广东省人大通过了国内第一部省级青年志愿服务条例,今年湖北省也制定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。

 

 

现在,由24000多个街道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、10多万支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组织网络已见雏形。与此同时,青年志愿者招募、培训、考核、评估、表彰等制度普遍建立起来,青年志愿服务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。

 

 

近几年来,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,在农村扶贫开发、城市社区建设、环境保护、大型活动、抢险救灾、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。目前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项目有:青年志愿者“一助一”长期结对服务计划、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、保护母亲河“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”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、海外志愿服务活动、可可西里珍惜动物保护、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服务项目,等等。

 

 

 

◆来源网络

 

Copyright © 2007-2019 仙桃市义工联合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9191号
联系方式: 东海龙王 13593960472 红蜻蜓13235554440
地址:仙桃市沔街大道仙桃义工办公室(青年创业孵化基地206室) 维护:仙桃云科网络
传承人类一切文明美德,倡导、引领、凝聚义工关爱弱势群体,助人为乐、服务社会,于社会正义的追求中实现人生正义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